武夷精舍杂咏 观善斋

负笈何方来,今朝此同席。日用无馀功,相看俱努力。

收藏 朱熹《武夷精舍杂咏 观善斋》
复制 朱熹《武夷精舍杂咏 观善斋》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

昆仑大无外,旁薄下深广。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

阴牺古神圣,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

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

收藏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
复制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

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

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三爵何妨奠蘋藻,一编讵敢议明诚。

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

收藏 朱熹《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
复制 朱熹《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

百丈山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绝,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绝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绝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绝、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收藏 朱熹《百丈山记》
复制 朱熹《百丈山记》
类型:

醉下祝融峰作

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收藏 朱熹《醉下祝融峰作》
复制 朱熹《醉下祝融峰作》

分水铺壁间读赵仲缜留题二十字戏续其后

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若识分时异,方知合处同。

收藏 朱熹《分水铺壁间读赵仲缜留题二十字戏续其后》
复制 朱熹《分水铺壁间读赵仲缜留题二十字戏续其后》

易二首 其一

立卦生爻事有因,两仪四象已前陈。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收藏 朱熹《易二首 其一》
复制 朱熹《易二首 其一》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六 春谷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根手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障何妨为客开。饮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

收藏 朱熹《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六 春谷》
复制 朱熹《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六 春谷》

示四弟

务学脩身要及时,竞辰须念隙驹驰。清宵白日供游荡,愁杀堂前老古锥。

收藏 朱熹《示四弟》
复制 朱熹《示四弟》

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

疾风吹雨满征衫,陆走川行两不堪。尘事萦人心事远,濯缨何必在江潭。

收藏 朱熹《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
复制 朱熹《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