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家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收藏 辛弃疾《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复制 辛弃疾《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类型:

清平乐·题上卢桥

形式: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收藏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复制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形式: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深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收藏 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复制 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幽居初夏

形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收藏 陆游《幽居初夏》
复制 陆游《幽居初夏》
类型:

百丈山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绝,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绝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绝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绝、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收藏 朱熹《百丈山记》
复制 朱熹《百丈山记》
类型:

永遇乐·投老空山

形式: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作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作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收藏 辛弃疾《永遇乐·投老空山》
复制 辛弃疾《永遇乐·投老空山》
类型:

临江仙·风水洞作

形式: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收藏 苏轼《临江仙·风水洞作》
复制 苏轼《临江仙·风水洞作》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收藏 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复制 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类型:

忆钱塘江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收藏 李觏《忆钱塘江》
复制 李觏《忆钱塘江》
类型:

点绛唇·醉漾轻舟

形式: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收藏 秦观《点绛唇·醉漾轻舟》
复制 秦观《点绛唇·醉漾轻舟》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