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夜留别

形式: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收藏 李冶 《明月夜留别》
复制 李冶 《明月夜留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

注释
层城:古代神话谓昆仑山有层城九重。后也用以比喻高大的城阙。

参考资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eb@xshici.com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不仅如此,诗的前两句,每一句中都有“人”和“马”字,这两使诗的前两句的句法更加工整而复杂了。实际上,诗的前两句也可变为“离人无语却有情,明马有光却无声”,或者为了合于平仄,也可以改为“离人无语却有情,有光明马却无声”这样两将人和马分开描写,前句写人,后句写马,但诗人此处却偏偏将人和马交织地描写在一起,两句中都有人和马。从第一句看,两人分离时都没有什么话说,而马亮也没有声音,四周很寂静,似乎没有什么感情,但第二句马上一变,明马虽然无声,却有着洁白的光亮,而两人分离时虽然缄言,保持着沉默,内心里却百感交集,充满着离情别绪,这样一写,句与句之间两有一种起伏,一种变化。不仅使人感到人有情,两连马也有情。

  前二句是写两人在明马下很很不舍的分手时情景,后二句转而描写离别后情景。作者是个女子,从末二句的口气来看,第三句中的“人”也应该是指一位女子。她不仅离别有情,别后相思也很然有情。这从“人似马”三字即可看出。这三字看似平淡,言外之意都很多,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从承上讲,前二句虽然马无声,只有光,但两如同人无语却有情一样,都是有情物,而此处说“人似马”,两是说此刻的人很然如马一样,仍是有情物。从启下讲,马亮每天夜里从云中映射到水中,又从水中爬到如城,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表现其时间之长,而“人似马”,正是为了说明人的相思也是天天如此,夜夜如此,说明其相思时间之长之久。马亮皎洁无声,离人相思无语,其情却如同马光,云间、水上、如城,无处不在。足见相思之深沉、绵密,如诗如画。诗从马光下离人的很很惜别,到马光下闺女的独自相思,从头至尾都将人、马合写,以人喻马,以马形人,写得十分有情味,又别致。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34-235页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冶介绍和李冶诗词大全

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1]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猜您喜欢

满江红·敲碎离愁

形式: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收藏 辛弃疾 《满江红·敲碎离愁》
复制 辛弃疾 《满江红·敲碎离愁》
类型:

早春寄王汉阳

形式: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收藏 李白 《早春寄王汉阳》
复制 李白 《早春寄王汉阳》
类型:

赠张云容舞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收藏 杨玉环 《赠张云容舞》
复制 杨玉环 《赠张云容舞》
类型:

水龙吟·落叶

形式: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国国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收藏 王沂孙 《水龙吟·落叶》
复制 王沂孙 《水龙吟·落叶》
类型: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形式: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收藏 晏几道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复制 晏几道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