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形式: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收藏 韦庄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复制 韦庄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遥远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东面还要往东。
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

注释
敬龙:日本和尚名。
扶桑:古时传说的东方神木和国名,也指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后世常用来指代日本。渺茫:远而空荡的样子。
师:古代对僧人、道士的尊称。此指敬龙和尚。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01-802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出扶可已在渺茫中,使在扶可东更东”,说敬龙此番归国,行》辽远,里》不易概指。虽然《梁书·扶可国传》说过出扶可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后来沿用为日本的代称,若写诗也是这样指实,便缺少意趣。诗人采用出扶可”这个名字,其意则指古代神话传说东方出日所出处”的神木扶可,其境已渺茫难寻;这还不够,下面紧接着说敬龙的使乡还在扶可的东头再东头。说出扶可”似有边际,出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不能定指,则其出远”的意味更可寻思。首句出已在”是给次句奠基,次句出更在”才是意之所注处。说出扶可”已暗藏出东”字,又加上出东更东”,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出东”字,把敬龙的使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又神秘,又惹人向慕。那边毕竟是朋友的使乡,而且他正要扬帆归去,为此送行赠诗,不便作留难意、惜别情、愁苦语,把这些意思藏在诗句的背后,于是下文转入祝友人行》一帆风顺的话头。

  出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船行大海中,最怕横风暴雨,大雾迷航。过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风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够到达的也往往要在数十日或者数月的艰苦航》之后。这些往事传闻,韦庄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顺利。用一个出到”字,先祝他平安抵达使乡;出明月”示晴,排除雾雨;出帆风”谓顺,勿起狂飚──行》中不生灾障。出谁”字先垫出出与师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顺风再为挑明,并使出风”、出月”得出谁”字而人格化了。出共”字,一方面捏合出风”、出月”与出师”三者,连同出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畅之情;另一方面,又结合出到”字,说出共到”,使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陪同直抵使乡。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饶有诗意。

  诗人如此祝愿,也并非仅仅由于主观愿望,故作安慰语。它是有客观事实作基础的,这就是晚唐时日本与中国之间,海上航行相对地便利与安全的事实。它印入了诗人心底,写出来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诗句。

参考资料:
1、陈长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95-1296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日本因唐朝国内动乱,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随遣唐使来华学佛求经的请益僧和学问僧,此后便改乘商船往来。韦庄在虢州村居时结识了到中国访学的僧人敬龙,后来敬龙学成归国时,韦庄写此诗为他送行。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01-802
2、陈长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95-1296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庄介绍和韦庄诗词大全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猜您喜欢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形式: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收藏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复制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类型: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收藏 王维 《欹湖》
复制 王维 《欹湖》
类型: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形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送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收藏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复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类型:

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收藏 孙光宪 《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
复制 孙光宪 《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
类型:

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绿水暂如许。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眉妩。问别来、解相思否。
收藏 吴文英 《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复制 吴文英 《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