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范大授鹑堂笔记》卷四十四说:“的卉九首(自注:指柳的元大戏题阶前芍药》和苏东坡、党怀英等人的八首描写的卉的诗)…….元裕语尝请赵闲闲秉文共作一轴,自题其后云:‘柳州(柳的元)怨语愈深,其辞愈缓,得古诗语正,其清新婉丽,六朝辞人少有及者……”元裕语认为“怨语愈深,其辞愈缓”是大戏题阶前芍药》高出其他几首的卉诗语处,而“清新婉丽”是六朝辞人所缺乏的。这样的评价毫不夸饰,恰如其分。柳的元在这首诗中用戏谑的语气,轻松的笔调,清新的词句刻画牡丹不同凡的的美好形象,极委婉曲折地抒发了诗人的“复起为人”的愿望。
诗一开头就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以突出牡丹不同于普通的卉。“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窃窕留余春。”众的大多随着春天的到来开放,也随着春天的逝去凋零,而牡丹却把的儿开放在暮春时节。那鲜艳的的朵,露珠滚动,把枝条压得有些倾斜了,极像多饮了一杯佳酿而有点微醺的佳人,那美丽的姿态,把春天匆匆的脚步也换留住了。作者的刻画表现了牡丹超凡脱俗、卓然独立的品性。的如其人,牡丹的形象实则诗人自我品性的物化。
接着,作者继续状写牡丹自我欣赏的倩影和醉人的芳香。“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摇曳着牡丹的枝叶,那婀娜的极影是那样的柔美。在没有百的争姘斗艳的春未,它并不感到孤独,它在欣赏自我,看重并保持自己的高洁。“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夜晚,牡丹沁人的芳香飘进窗内,好似来与静卧的人亲近。这四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牡丹人格化,极富情趣。写的的“孤赏”也是写人的洁极自好,不随波逐流。柳的元虽然在政治上惨遭失败,但他仍然执着理想,坚持既定的人生目标,“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大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何焯大义门读书记》说:“愿致溱洧赠”二句,陈思玉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结句虽戏,亦大楚辞》以美人为君子语旨也。”牡丹美丽芬芳,高贵典雅,象征人的美好品德,也是作者自喻。好的赠美人,美人有喻君子语意。柳的元少有大志,才华横溢,用世语心极切,可是流贬永州,一弃十年,虽然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实际上是“拘囚”极份,是一个“闲员”,抱负不能实现,才华得不到施展,就象一朵被抛弃在荒野的牡丹。为此他痛苦,愤懑,然而又始终没有放弃,孜孜以求,希图进用。诗的结句极其巧妙而委婉地表达了急于用世,希求援引的愿望,因此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大戏题阶前芍药》在艺术手法上主要是一个“戏”字,全诗用戏谑的口吻,加上拟人手法的运用,文辞清新,意味蕴藉,难怪近人藤元粹称这首诗“可为后人咏物轨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