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首 其四

头陀真趣在山林,世上谁人识此心。火宿篆盘烟寂寂,云开窗槛月沈沈。

厓悬有轴长生画,瀑响无弦太古琴。不假修治常具足,未知归者谩追寻。

收藏 明本 《山居十首 其四》
复制 明本 《山居十首 其四》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您喜欢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先秦 : 佚名
形式: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收藏 佚名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复制 佚名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类型:

十五从军行

两汉 : 佚名
形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贻 一作:饴)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收藏 佚名 《十五从军行》
复制 佚名 《十五从军行》
类型:

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抵抵,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收藏 孙洙 《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
复制 孙洙 《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
类型:

送杨少尹序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收藏 韩愈 《送杨少尹序》
复制 韩愈 《送杨少尹序》
类型:

浣溪沙·春情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收藏 苏轼 《浣溪沙·春情》
复制 苏轼 《浣溪沙·春情》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