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收藏 李白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复制 李白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衡山在夜色的天空下愈发苍翠,从山上俯视着南方升起的老人星。
剧烈旋转的风吹散了南岳五峰上的雪,轻絮的花儿飘落到了洞庭湖。
在这样的清爽气氛下,山岳更显得秀气俊美,陈郎将一家都披上铠甲。
他门下的食客就像浮云那样多,世上的人都把他比作昔时的孟尝君。
江上为你送行时连一丝波浪都没有,在分别的时候似乎连惆怅都分开了。

注释
⑴按《唐书·百官志》,左右十四卫及太子左右六率府,皆有郎将,乃五品官也。衡阳,唐时郡名,即衡州,隶江南西道。
⑵《京氏易传》:《易》曰:“旅人先笑后号啕。”又曰:“得其资斧。”仲尼为旅人,国可知矣。《周易》:“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周易集解》:“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抑在下位。则宜自艰,无干政事,以避小人之害也。荀爽曰:明在地下,为坤所蔽,大难之象。文王君臣相事,故当大难也。”王弼《易注》:“文王明夷,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
⑶《高唐赋》:“登高望远,使人心悴。”
⑷《晋书》:左思赋《三都》。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王羲之《与谢万书》: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
⑸《方舆胜览》:南岳,一名衡山,在衡山县西三十里,晋因山以名郡。《湘中记》:度应斗衡,位值离宫,故曰衡山。又名霍山。《南岳记》:衡山者,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翌轸,铃总万物,故名衡山。下踞离宫,统摄火乡,故号南岳。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逮于轩辕。以潜、霍二山副焉。《长沙记》:衡山轩翔,耸拔九千余丈,尊卑参差七十二峰,岩洞、溪涧、泉石之胜,交错其中。又有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六源、八桥、六井、三穿、三漏。此最著者。七十二峰最大者五:祝融、紫盖、云密、石禀、天柱,而祝融为最高。《水经注》:湘水又北径衡山具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禀,一名容峰。容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云:望若陈云,自非清雾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山经谓之峋嵝山,为南岳也。《魏书》:发响九皋,翰飞紫冥。
⑹《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晋书》:“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景;春分之夕,而没于丁。见则治平,主寿昌。”
⑺谢灵运诗:“回飙流轻雪。”
⑻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怀金拖紫,退就散辈。”《后汉书》:“圣恩横加,狠赐金紫。”章怀太子注:“《汉官仪》曰:二千石,金印紫经也。”金紫:是唐代的官服和佩饰。即金鱼袋和紫衣。
⑼《史记》: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盂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⑽《吕氏春秋》:郈成子为鲁聘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酒酣而送之以璧。

参考资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web@xshici.com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白介绍和李白诗词大全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鹦鹉曲·野渡新晴

形式: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幺〕碧天边岩穴云归,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收藏 冯子振 《鹦鹉曲·野渡新晴》
复制 冯子振 《鹦鹉曲·野渡新晴》
类型: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形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收藏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复制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朗诵者:
···

早过大通驿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收藏 查慎行 《早过大通驿》
复制 查慎行 《早过大通驿》
类型:

寒食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收藏 郑刚中 《寒食》
复制 郑刚中 《寒食》

浣花溪记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收藏 钟惺 《浣花溪记》
复制 钟惺 《浣花溪记》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