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收藏 刘桢 《赠从弟·其一》
复制 刘桢 《赠从弟·其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注释
从(旧读zòng)弟:堂弟。
泛泛:水流貌。
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
蘋(pín)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华叶:花与叶。
羞:通“馐”。嘉客:佳客,贵宾。
懿(yì):美好。

参考资料:
1、邵阳市第一中学网.赠从弟·其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咏的是“苹藻”。苹藻生于幽涧,“托身于清波”,历来被视为洁物,用于祭、享。此诗咏苹藻,开笔先叙其托身之处的非同凡俗:“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泛泛”叙涧水畅流之状,“磷磷”写水中见石之貌。读者眼前,顿时出现了一派幽凉、清澈的涧流。然后才是苹藻的“出场”:“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在幽涧清流之上,苹藻出落得花叶缤纷,随着微波轻轻荡漾,显得何其清逸、美好!“采之荐宗庙,可以羞(进)嘉客。”这就是人们用作祭享、进献贵宾的佳品呵!这两句写苹藻的美好风姿,用的是映衬笔法。读者可以感觉到,其间正有一股喜悦、赞美之情在汩汩流淌。接着,诗人忽然拄笔而问:“岂无园中葵?”意谓:难道园中的冬葵就不能用吗?回答是深切的赞叹:“懿(美)此出深泽!”但苹藻来自深远的水泽,是更可贵、更能令人赞美的。这两句,用的又是先抑后扬的笔法:前句举“百菜之主”园葵之珍以压苹藻,是为抑;后句赞苹藻之洁更胜园葵,是为扬。于问答、抑扬之中,愈加显得苹藻生于幽泽而高洁脱俗的可贵。以此收束全诗,令人读来余韵袅袅。
参考资料:
1、语文学刊, Journal of Chinese, 1988年04期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桢介绍和刘桢诗词大全

刘桢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猜您喜欢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形式: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收藏 张孝祥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复制 张孝祥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类型:

赠孟浩然

形式: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收藏 李白 《赠孟浩然》
复制 李白 《赠孟浩然》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收藏 温庭筠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复制 温庭筠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类型:

侍宴咏石榴

形式: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收藏 孔绍安 《侍宴咏石榴》
复制 孔绍安 《侍宴咏石榴》
朗诵者:
···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收藏 王勃 《仲春郊外》
复制 王勃 《仲春郊外》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