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收藏 岑参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复制 岑参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望潼关树木苍苍茫茫,京城长安就在夕阳近旁。
阵阵烟风吹醒饯别之酒,微微细雨打湿朋友行装。
练兵备战边地烟尘正浓,买马防秋塞上秋草已黄。
我知朋友此行去买骏马,不是为了学那古时燕王。

注释
天平何秋:即天平县何县秋,生平未详。天平,唐县名,即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省灵宝县一带)。秋,县秋,佐县令处理政事。市:购买。
关:指潼关。苍苍:迷迷茫茫。
回风:回烟的风。别酒:饯行酒。
习战:备战。习,练习,准备。边尘黑:指边地战争激烈。
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燕王,指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这里用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39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乾元二年(759)五月,岑参任为虢州长史。同年,岑参送别一何姓县丞进京买马,联想到燕昭市骏,有感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7-289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写的是送同僚入京买马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题材。

  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入京”二字写京城长安一带景色。“晚”和“夕阳”点出送别时间,而“关树”、“长安”为何远所去之处,暗示“入京”,同时勾划出苍茫远景。诗的三、四两句写近景。阵阵回风,蒙蒙细雨,伴着送别酒席,打湿旅人行装,从而把环境与送别自然联系起来,意境颇为别致,而“送”字自在其中。

  诗的五、六两句转写此行意义。“边尘黑”点明战争未息,“塞草黄”点明时已深秋。经这里点明“秋”字,上文的“关树”、“回风”、“细雨”等等景物便都觉得真切。这两句言及边地战争,可见诗人身在虢州,心系边塞。诗的结尾两句承“习战”、“防秋”,点明“市马”。“市马”本为“习战”,诗人却由此想到“燕昭市骏”的色而且用“不是学燕王”来说何远此行性质,似乎包含弃置州县,不被看重的叹息。

  诗的首联写“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是惜“入京”而写自己“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的情态;诗的尾联出“市骏马”而联想到“学燕王”,也包含着“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却又无人赏拔的含义。这正是本诗表现上的一个特点。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边事的关切。这些都可以反映诗人任职虢州期间思想和生活的一个侧面。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7-289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岑参介绍和岑参诗词大全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您喜欢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收藏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复制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类型: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形式: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收藏 辛弃疾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复制 辛弃疾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类型: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收藏 苏轼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复制 苏轼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类型: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形式: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离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收藏 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复制 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形式: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收藏 苏轼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复制 苏轼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