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收藏 朱熹 《秋月》
复制 朱熹 《秋月》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这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是!

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澄(chéng)鲜:明净、清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据《朱文公集》,这首诗为朱熹所作。《千家诗》将作者误题为程颢,当改正。根据题意,当知此诗作于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参考资料:
1、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朱熹介绍和朱熹诗词大全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您喜欢

示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收藏 晏殊 《示张寺丞王校勘》
复制 晏殊 《示张寺丞王校勘》
类型:

定风波·暮春漫兴

形式: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收藏 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
复制 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
类型:

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形式:
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残鱼梁。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
收藏 汤允绩 《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复制 汤允绩 《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类型:

梦回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收藏 林景熙 《梦回》
复制 林景熙 《梦回》
类型:

清平乐·太山上作

形式: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收藏 元好问 《清平乐·太山上作》
复制 元好问 《清平乐·太山上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必背75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李白诗词大全 |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 《红楼梦》原文翻译白话文

微信扫一扫

学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