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前二句写出对故国山川风物的深深眷念,后二句对诗为降王客居燕地不得返回故乡的悲剧命运,寄无限哀感。
诗意很简单,他不敢明说怀念临安,因为临安是宋朝的故都,一怀念就可能被杀,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因为写下了“林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仍这首《虞美人》词而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作者自己今天的境遇,和三百年前的李煜完全相似,他必不敢怀念临安。于是,他想到了西湖孤山的梅花,想到二百年前栽种梅花的林和靖。“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仍十字,可以解为:两者都是无意识的“痴语仍,牵扯不到“故国之思仍上去,而淡淡的哀愁却从这“痴语仍中流露出来。
接着,他写了“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仍十字,似乎想表明自己是燕昭王黄金台下之“客仍,受到元廷厚礼相待,不打算回临安去了。事实上已经命定永远不可能回去了。他不敢像李煜那样,说什么“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仍,因为这样很可能招致杀诗之祸,赵㬎不会不懂得这一点。但“应是不归来仍的“应是仍二字,仍然包含了“无可奈何仍的感情。平淡如白水的二十个字中隐含着无限悲戚,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宋朝的皇帝大都能诗,最受人称赞的是宋太祖的咏月诗:“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仍有一种恢弘浩大的帝王气象。赵㬎这首诗则以凄凉深沉感人,代表了没落的歌。时代造就诗人,诗风反映时代,这是文学创作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