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霜露重三时,盛代官曹有令仪。南陆正回羲驭晷,北轺仍遣汉陵祠。
身辞左掖炉烟里,路出西郊野水湄。已少游尘轻扑面,更无飞雪乱侵肌。
居民小市多新集,胜国荒城秪断基。耕罢疲牛驱再作,蹶馀羸马坠还骑。
遍观禾圃知秋熟,稍憩茅檐觉午移。别苑场空犹苜蓿,孤村树老自棠梨。
因过古渡伤心切,为送停云驻足迟。岁晚萍踪怀故侣,境偏芹馆赴幽期。
词林旧邸经年在,谏议高名后世遗。莫厌车装频去住,载看堂构几兴衰。
松风入梦长惊枕,槐月窥人直到帷。绛帐广文停夜酌,白头老将具晨炊。
传教驺?齐回节,逢著樵夫屡问岐。高历翠微时缥缈,俯穿青径转逶迤。
千寻紫殿琉瓈合,百尺银桥螮蝀危。暗昩敢忘蘧瑗礼,寂寥深感杜陵悲。
神宫久閟仙游迹,御制亲题圣德碑。龙脉蜿蜒冈势绕,兽形狰猛石工奇。
山腰列雉围成郭,岩窦诸泉汇作池。庐宿坐残红榾柮,屐登梯尽碧参差。
中官启户鸣金磬,都尉升阶奠玉卮。林迥侧闻豺兕静,天低下阚斗星垂。
光遥爟火依稀见,气隐葭灰次第吹。虎拜忆从三舞蹈,骏奔甘效独驱驰。
行囊竞与归途急,旅榻真于睡思宜。霁景忽开双倦眼,閒情或上两颦眉。
黄楼作赋思携客,紫塞论兵念守夷。珠刹富填捐施主,土墙贫拥负暄儿。
香浓蚁瓮聊供醉,寒近貂裘竟不知。每愧谋猷裨献纳,仅将筋力付娱嬉。
朝趋未报凫飞信,庭觐先陈鲤退诗。二纪兹行今十度,春寒风物合分谁。




猜您喜欢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