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注释啭:鸟婉转地啼叫。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始知:现在才知道。不及:远远比不上。
这是中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鸟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中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中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自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自生活的热切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中高中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自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前二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林中中种自自无拘、生机勃勃的景象:画眉鸟自自自在,鸣声婉转动人,其生存环境又是那样美好。作者这种写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构成鲜明的对比。而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说明了“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间自在啼”的歌声优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自。这样,“锁向金笼”四个字,与前二句描写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自此抒发了深长的感慨,呼唤自自,歌唱自自,追求自自,使自自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对照分明,反差强烈,有利于突出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自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是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学术界流传三种说法: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间;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间;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至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欧阳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