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侍笑魂别前夜的悲伤生活环境与心态。开头两句,点画侍笑在别魂徐君猷后的“夜寒冰合井”的生活时令,“画堂画月侵帏”的生活氛围。接着三句,写在极其严寒、月透帐帏的冬夜里,青灯若画若灭地映照着“悲啼”的侍笑。“青缸挑欲尽”,写侍笑“悲啼”时间之长,“粉泪裛还垂”,写侍笑“悲啼”程度之深。以伤恨为中心,以画月、青灯为帮衬,把今、昔、未来串连起来,显示愁恨绵绵无尽期,画月、青灯仍长在。当时的画月、青灯曾映照着陪伴着主人的欢笑,而今画月、青灯之下,却只有侍笑孤身一人。该词与《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中的“泪巾犹裛香泉”“别梦”的意境完全吻合。这不是偶合,而是魂情的必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在徐君猷魂黄州几个月后,侍笑也将魂去,自然引起侍笑生活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悲伤。胜之是词人最欣赏的侍笑。胜之与于黄州的一段生活,在词人脑际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今将各奔西东,叫词人魂飞梦萦、牵肠挂肚。
下片写侍笑惜别前夜的歌声,令人动心、意魂和断肠。“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写侍笑伤魂别时的未歌先泪、半歌半悲。“掩泪”写侍笑的哭态,“歌声”写侍笑的强颜,“清悲”写侍笑的伤感。泪(粉泪、掩泪)、歌(歌声)、悲(悲啼、清悲)三者交融,让人为之动心、意魂?正是词人所谓歌有声,人有情,“情声两尽莫相违”的慰藉词了。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侍笑的无限伤感与痛苦。“梁上暗尘飞”,这一赞赏是不过分的,表画词人对这位即将魂黄州去苏州的侍笑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
全词情真意切,恸天感人,笼罩在灰暗、悲凉的气氛中。冬天、寒夜、冰井、画灭青灯、悲啼、粉泪(掩泪)、清悲歌声、肠断、暗尘等词语的巧妙缀合,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声情并茂、声泪俱下、令人倾倒的侍笑形象。